为深入探讨中日两国在教育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学术互识,加强国内外前沿学术成果共享。2024年11月2日,由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东北亚与欧洲研究学科团队和教育部“日本社会与历史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共同举办的“中日教育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思齐堂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交流机会,共同推动中日教育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开幕式
11月2日上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修刚教授、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书记董增云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日本社会与历史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南开大学日语系主任韩立红教授,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院长王琪教授,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毋育新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沈国威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庵功雄教授等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主任曹红荃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陈建明教授以及我校日语系全体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还有部分兄弟院校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副院长曹婷教授担任主持。
二、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一)
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分委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分享了题为《挑战、机遇并存的日语教育》的报告。修刚教授从日语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出发,指出在目前“唱衰”日语的外部环境中,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坚定不移地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积极顺应新文科建设改革的时代要求,打破传统外语专业的固有界限,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从单纯的“学日语”向“用日语学”的模式转变,以此赋能日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他进一步强调,外语专业人才要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作为战略核心目标,致力于构建扎实的外语能力基石,在国际对话中传递好中国声音,生动讲述“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主旨报告(二)
浙江工商大学沈国威教授以《作为文明之翻译的汉文训读:东亚概念共同体的形成与展望》为题,自“文明之翻译”的独特视角切入,深入剖析了汉文训读的核心特征、历史沿革以及解读策略,从定量、定性、溯源、辨异同等方面对“东亚共同国际词”的研究范畴进行了详尽阐释,提出了“东亚语言的二字化”概念,并针对汉字词的跨语际可理解性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沈国威教授特别强调了汉文训读作为历经千余年所积淀下来的语言资源,在推动日语乃至东亚其他语言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其对东亚概念共同体的形成做出了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此外,沈教授针对如何有效应对未来新词的涌现,提出了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为东亚语言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启示。
主旨报告(三)
日本一桥大学庵功雄教授以《日本語教師の育成と日本語教育の持続的発展》为题,深入分析了日本国内外籍居民数量增长及日语教育制度变革的现状,全面概述了近年来日本国内日语教育政策的实施进展,从“简单日语”(Easy Japanese)和“简明日语”(Plain Japanese)两大层面详细阐述了支撑日本社会日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框架,强调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应采取差异化的日语教育策略。庵功雄教授指出,“简单日语”是确保广泛日语教育机会的关键所在,“简明日语”是推动日语转型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表示在日语教师培养过程中,应着重于“恢复语言教育的本质”以及“培养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的领导者”,以期在多文化共生的社会中,推动日语教育的持续发展。
主旨报告(四)
南开大学韩立红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一个近世日本商人与中国古典的邂逅》。韩立红教授介绍了江户时代中期思想家石田梅岩与中国古典儒学的邂逅之旅,从贫穷的少年时期、自学的青年时期、开悟的青年时期、激情的讲席生涯等方面对石田梅岩的生平进行了概述,剖析人物经历与中国古典思想的结缘。韩教授指出,石田梅岩以儒、佛、杂糅老庄等中国古典为基础构筑个人思想体系,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商人道”思想,其“石门心学”在日本社会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并在思想史、教育史以及经济史等方面对日本近世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旨报告(五)
西安外国语大学毋育新教授作了题为《从日语人机对话系统研究看日语教学和科研的未来发展》的报告。毋育新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为对象,通过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其对话,生成人机对话语料,结合宇佐美まゆみ(2019)的新版DP理论(Discourse Politeness Theory,话语礼貌理论)等经典理论,从语法、语用的角度检证剖析人机对话系统产出日语敬语的适切性,并探索其适用于日语教学中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日语科研带来的新的机遇,强调未来研究须跳出日语固有框架,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产出更多具有智能时代特点的新质成果。
主旨报告(六)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岡田和一郎博士以《唐代の中日交流——長安を訪れた「日本」人の交流を中心に》为题进行了分享。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不仅是当时国家制度与文化的核心枢纽,也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岡田和一郎博士聚焦于遣唐使节团、圆仁法师、圆珍法师等一众在唐代时期亲临长安的日本人士,深入探讨他们在长安的具体活动轨迹,包括交流对象、活动场所以及如何将所学所得带回日本,极大地丰富了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成果。
主旨报告(七)
哈尔滨师范大学王琪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以师范认证为导向的高校日语师范专业建设》。她深刻阐述了在当前人工智能广泛渗透于语言服务文化领域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外语专门人才的需求已发生显著变化,高等外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她指出,加强日语专业特色化建设已成为关乎该专业存续与长远发展的关键性议题,并强调师范类高校的日语专业必须紧密围绕师范认证标准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精准对接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构建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日语+师范教育”人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优势,推动日语专业的持续发展。
主旨报告(八)
陕西师范大学史曼副教授以《面向空间智能的动词语义分析——以切割类动词为例》为题进行了分享。史曼副教授介绍了空间智能的核心概念,从具身智能、视觉推理、场景理解等对空间智能的特点进行阐释,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的相关理论,用语义特征分析视角出发,详细阐释了切割类动词的语义特征,通过构建切割类动词的语义模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动词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空间智能系统中,以期将动词语义参数化,为智能操作提供动词语义库,以实现对空间操作的准确理解和执行。
三、闭幕式
11月2日下午,“中日教育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闭幕式于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思齐堂举行。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毋育新教授作总结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当下日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语言与智能的结合以及培养高素质的日语人才是当下日语教育的核心课题。
最后,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副院长曹婷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曹婷教授对会议期间专家学者所呈现的精彩报告进行了高度概括与赞誉,特别强调这些研究成果在拓宽中日教育与文化交流学术视野、促进双方理解与合作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所有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及同仁表示诚挚谢意。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国内外日语专业教育的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促进中日双方对教育文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动态的了解,为中日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深入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日语专业学科特色化建设,持续推动校际合作与学术研究探讨,为中日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相互理解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
文:日语系 图:王佐 审核:曹婷 发布:李丹